背泳技術詳解

本文為你帶來 背泳技術詳解 。背泳 (Backstroke) 是人體仰卧在水中游進的一種姿勢,背泳呼吸較容易掌握,動作簡單易學,受到各年齡段人們的喜愛。但由於背泳划水是在身體兩側進行的,肌肉難以充分伸展,不能像自由泳和蝶泳那樣充分發揮上肢力量,因而速度受到影響。

現代背泳技術是人們借鑑了自由泳技術,從中得到啟發並發展而來的。因此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,如身體位置、身體繞縱軸的轉動、兩臂的配合時機以及臂腿的配合時機等。背泳技術動作由身體姿勢、腿部動作、臂部動作和呼吸等幾部分動作協調配合組成。


背泳的特點

仰卧水中,呼吸方便,動作簡單,省力輕鬆,實用性強,適宜面廣。

背泳技術詳解

背泳技術詳解

1. 身體姿勢

在背泳過程中,頭部和髖部的位置關係非常重要。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身體的位置,起着”舵”的作用。頭部應與身體在一條直線上,水面約位於頭頂中部。頭部過於後仰,容易使髖部抬高,腳和腿露出水面,影響打水效果並容易造成鼻子進水。反之,如果害怕嗆水而抬高頭的位置,髖和腿就會下沉,身體容易”坐”在水中,增大身體前進的阻力。

2. 腿部動作

背泳腿打水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身體位置並產生一定的推進力。此外,快速有力的背泳打水對有效發揮上臂和軀幹的力量也起着重要作用。背泳腿部動作由上踢和下壓兩部分組成,但產生推進力的動作是上踢。

背泳打水時,以髖關節為軸,大腿發力,大腿帶動小腿和腳上下交替做鞭狀打水。

3. 手臂動作

背泳手臂的划水動作是產生推進力的主要因素。划水技術的優劣直接影響前進的速度。背泳手臂的動作分為人水、抓水、划水、出水和空中移臂4個主要部分。

  • 入水
    背泳手臂的入水動作應與身體的轉動協調配合而成。一臂入水時,身體向同側轉動,這樣可以加大手臂入水的深度。
  • 抓水
  • 划水
    手在向後劃的同時向上划動,使屈肘的程度逐漸加大。當手臂劃至肩下與水平面垂直時,身體轉動幅度達到最大,約為45°。肘關節彎曲度也達到最大,約為90°-120°。
  • 出水
  • 空中移臂
  • 兩臂配合
    背泳兩臂配合與爬泳一樣,應該保證身體得到連貫而均勻的推進力,使身體勻速前進。游背泳時最好採用中交叉配合,即一臂入水,另一臂划水結束,兩臂基本處於相反的位置,使一臂結束划水動作後,另一臂能立即產生推進力。

4. 仰泳的轉身

背泳轉身技術有很多,一般分為平轉身、半滾翻轉身、後滾翻轉身和前滾翻轉身技術。比較常用的是平轉身技術(業餘)和前滾翻技術(專業)。

仰泳平轉身

又稱磨盤式轉身。動作簡單易學,有停頓,轉速較慢,初級運動員可採用。

游近池壁時,身體伸展,右手在左肩前水平面處用手掌觸壁,然後迅速做收腹、屈膝、團身動作。同時右臂用手掌向右做壓推動作,左手在水中做反向划水,使上體繞前後軸加速向左轉動,旋轉180°,兩手從水中前伸,兩臂夾住頭部,做蹬壁滑行動作 。

仰泳半滾翻轉身

是由平轉身派生而來的。轉身速度比平轉身快,由於轉身時兩腿經空中擺動,可減少水的阻力。

右手觸壁低於平轉身,約在水面下30厘米左右,觸壁的同時做仰頭、挺胸、挺腹動作,繼而通過加速轉動抬高臀部和腿的位置,緊接着做收腹、屈髖,輔以右手掌向右壓推動作,使上體繞前後軸向左轉動,此時兩腿經空中甩向池壁,完成180°的轉身動作,然後保持仰卧姿勢,兩腳蹬離池壁 。

摺疊仰泳前滾翻轉身

是由半滾翻轉身派生而來,轉身速度為所有背泳轉身動作之冠。該技術於90年代問世,由於國際泳聯決定自1991年3月起開始執行的新競賽規則中規定:在仰泳轉身過程中,肩的轉動可超過垂直面直至成俯卧姿勢,但運動員必須呈仰卧姿勢蹬離池壁。轉身時運動員身體的某部分必須觸壁。

游泳者游近池壁時,身體從仰卧姿勢側轉成俯卧姿勢,連貫做前滾翻動作,即俯卧兩腿輔以海豚腿的動作,與此同時低頭、含胸、提臀,繞橫軸做直腿前滾翻動作,當前滾至上體與水平面垂直時,迅速做屈髖、屈膝動作,兩腿經空中甩向池壁使身體成側仰卧姿勢,然後蹬離池壁 。

仰泳完整配合

背泳較常見的完整配合是6次打水、2次劃臂、1次呼吸的配合技術。游背泳時口鼻始終露出水面,呼吸不受限制。為了避免由於吸氣不充分造成動作紊亂,最好保持一定的呼吸節奏。常見的是一臂移臂時吸氣,另一臂移臂時呼氣。

仰泳口訣

背泳總訣
  • 1. 肩延線上手入水,展肩伸臂抱住水。掌心對水屈臂劃,划水路線要牢記。
    手掌前臂後推水,推後拇指先出水。轉肩提臂帶動手,空中移臂要放鬆。
  • 2. 背泳配合較容易,六次踢腿兩動臂。一次呼吸兩划水,吸氣一定要用嘴。
    推水同時快吐氣,轉肩移臂挺胸吸。三次腿來一次吸,再踢三次吐出氣。
背泳四字要訣
水漫兩頰,鼻指青天,呼沉吸浮,側滑莫轉。提肩抽手,雙輻輪換,利刃斬水,伸臂送髖。橫掌帶水,垂肘塌肩,推壓一線,撫腿貼邊。足踝繃直,雙腳內彎,上踢下按,浪滾趾尖。
  • 【水漫兩頰】 游背泳時,頭要擺正,既不收下頦,也無須後仰,讓水流從雙頰流過為宜。
  • 【鼻指青天】 雖然身體滾動,但頭部不可隨之轉動,要始終保持面向上方。
  • 【呼沉吸浮】 由於手入水後下壓划水,身體前部會有些許浮沉,所以呼吸應有節奏地進行,避免嗆水。
  • 【側滑莫轉】 滾動側滑時,頭部不可以跟着左右旋轉。
  • 【提肩抽手】 手劃完水後,要靠肩關節上提來完成出水;從肩-肘-腕-指,依次出水,用大關節帶動小關節,將手臂從水中抽出。
  • 【雙輻輪換】 雙臂如同車輪的輻條,相隔180度角交替輪換。
  • 【利刃斬水】小拇指的外側謂[刃],就是小拇指領先入水,使上臂貼近面頰,伸臂的同時伴隨送髖。小拇指入水時,要跟進。
  • 【伸臂送髖】即好象踮起腳尖去夠高處的東西;而轉動髖部的[扭力矩],則來自另一側的向下壓腿。
  • 【橫掌帶水】是手入水後的第一個相位,即將手掌橫在前進方向上;如若不然,手沒帶上水,划水就沒有效果。
  • 【垂肘塌肩】 開始划水,尤其劃到肩線時,肘尖要垂向池底,肩要沉入水中,以便划水路線更靠近身體縱軸的垂面。
  • 【推壓一線】 要將帶上的水一直往後推,待劃手越過肩線後,手掌轉向池底壓水。
  • 【撫腿貼邊】 壓水完成後,手臂須靠近身體,虎口則稍稍撫拭一下大腿。
  • 【足踝繃直】 仰卧和俯卧打腿都要求足踝伸直,這是打水有效與否的關鍵。
  • 【雙腳內彎】 由於髖部要滾動45度左右,為了打水時雙腳不致叉開過大,彼此能迎對另一側踢腿帶動的水流,以獲得更大的推進動力,所以要稍稍內彎。
  • 【上踢下按】 由於上踢有膝關節所限,下按則自由度很寬,所以要有幅度的限制, 以浪在趾尖滾動為佳,以不踢出水花為準,即【浪滾趾尖】 。

 游 出理想,請瀏覽我們的泳班

 泳 術改進,請瀏覽我們的小學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Open chat
香港游泳會與你同心抗疫,我哋黎緊會開免費游水班,有興趣可了解更多。

Hi,我係張教練,有乜野可以幫你?